發布時間:2013年12月6日 來源:www.jhdtpf.com 點擊次數:2811 次 返回列表
張元清今年49歲,是一名退伍軍人,現任廣州保安大隊三中隊中隊長。2001年加入廣州保安服務公司,從事保安工作已12個年頭,先后在月亮灣酒店、天河區政府擔任保安工作。他勤奮努力,踏實肯干,善于學習總結,鑒于他的優秀表現,2002年,公司任命他為保安中隊長。短短一年時間,他完成了一名普通保安員到一名基層管理者的蛻變。擔任保安中隊長以來,他更加嚴格要求自 己,認真履行職責,帶領保安員積極進取。由于工作表現突出,他2004年被評為“廣州市十佳保安員”, 2007年被評為“廣州省先進保安員”, 多次被公司評為“先進個人”、“優秀管理者”。
10月22日,筆者和廣州保安大隊長賈偉來到位于青城山的張元清家里,他的妻子張慧剛從農田里忙完回來,手里捧著新摘的蔬菜,正與兒 媳說笑著。看到筆者到來,她忙拿出凳子讓我們坐下,熱情地招呼,看著她樸實、熱情的樣子,讓我們感到很溫暖。一眼看去,這個小院里矗立著四間單獨的房屋,錯落有致。 但就在5年前,2008年5. 12汶川地震損毀了他家所有的房屋,連一 米高的墻也沒留下。房屋坍塌致使 其父親身亡,張元清和妻子帶著不滿周歲的孫兒,一家老小失去了住處,連一間能遮擋風雨的房屋也沒有,張元清一時陷入困境。他作為家中的頂梁柱必須擔當責任,給家 人安全感。他強忍心中的悲痛,簡單操辦了父親的后事。白天他仍然堅守工作崗位,晚上連夜修建房屋, 就這樣堅持了兩個多月,終于建好了一間簡易的瓦房。妻子張慧回憶, 那段時間日子過得很艱苦,她說: “地震這場災難讓人心力交瘁,還好老劉帶著我們一家老小扛過來了。” 待家庭經濟條件好轉些,他又在旁邊土地上修建房屋,就這樣,他親手修建了4間小瓦房,一家人的生活逐漸穩定下來。
大地震發生當天,張元清正好在休假,在家幫忙為哥哥辦生日聚餐, 當地震發生時,來拜賀的親朋好友有50余人正在用餐,根本不知道發生什么事情,一個個都驚慌失措,張元清憑借他多年的工作經驗,立即判定是發生了地震,立刻告知在場人員:“地 震來了,大家不要慌,到院壩里來。” 他鎮靜而堅定,從容不迫地把所有人 聚集在一起,讓大家手拉手。他說: “如果不喊住他們,他們一亂串,房屋和外面的墻定會砸傷很多人。手拉著手,給彼此溫暖,大家就鎮定多了。”正是因為他的冷靜,讓在場人員都安全無恙,無一人受傷。
待大家情緒穩定后,他惦記著隊友和駐點單位的情況,他對家人說, 要去看看中隊的隊員們,不知他們是否受傷。張元清的家人都非常擔心, 讓他暫時別走,待事態穩定后再去, 可他還是放心不下,毅然騎著摩托車挨家挨戶地去看望隊員,大部分隊員家里都受災嚴重,但無一人傷亡,他說:“只要人沒事,什么都會有的。” 他這才趕回家去,剛到家公司領導的電話就來了,讓他統計受災隊員情況,他又騎著摩托車趕到公司,匯報具體情況。
地震發生后,公司保安工作任務繁重,而他管轄的執勤點多、面廣, 客戶單位多數被損毀,而且治安形勢復雜,安保任務極其繁重,但一股力量支撐著張元清,他知道這時候既需 要把工作干好,又要為家人撐起一片天。對保安工作的負責和執著,對家人的擔當都是必須的責任,兩者缺一不可。他說:“我有我的信念,我就是喜歡保安工作,任何情況下,我都不會放棄;我的家人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保護他們是我應盡的責任,感 受到了工作和家人的擔子的沉重,我必須時刻提醒自己要堅強,堅持就會勝利。”他是一個有韌性的人,在關鍵時刻,體現出他對工作的忠誠,對家人的負責。
2005年,因業務需要,張元清被調到天河區保安中隊負責中隊管理工作。他當時在一家五星級酒店執勤,他的工作讓客戶單位領導交口稱贊。后來,在得知他又需要調離時, 客戶單位領導多次找到張元清溝通, 希望他能留在酒店工作,與酒店簽訂勞動合同,并表示愿意付給他雙倍的薪酬。在當時這個機會實屬難得, 但張元清舍不得保安公司隊友之間的情誼,大家工作中建立的默契,他說:“我是保安公司的一員,我熱愛這個集體,沒有保安公司就沒有現在的我,我不會離開廣州保安公司。這是我的終身事業。”
在張元清的家鄉,鄉鄰們聽說我們是他的同事,無不豎起大拇指說: “張長輩,人不錯。”張元清在當地的輩分較高,許多人都得叫他一聲“張長輩”,每次村委會開會都邀請他參加,他的建議或意見往往能得到村委會的認可,并得以實施。他中肯的意 見給村民們帶來了實惠,當地村民都對他贊許有加。幾次生產隊隊長換屆,村委會都找到張元清,希望他能任隊長一職,但每次他都拒絕了。他 說:“我就喜歡干保安工作,既然喜歡,我就要把它干好。如果身兼生產隊長一職,難免會耽誤保安工作,所以我還是不參選了。”村委會對他的 決定也深表理解,但村上每次召開重要會議,仍會邀請張元清參加,聽取他的建議。他的一句“熱愛”道出 了他內心對保安工作的忠誠。他毅然拒絕了豐厚的待遇、生產隊長等職務,在保安公司發展的12年歷程 中,他也與公司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有些村民也對他的工作頗為羨慕,認為保安工作也是可以做得像 “劉長輩”這么好。許多鄉鄰受到他的影響,也紛紛加入到了保安公司的隊伍中,這其中就有張元清的兒子、兄長及胞弟。從他從事保安工作開 始到現在,已經為公司推薦保安員170余人,現在,周圍的人都稱張元清所在村為“保安村”。
說起張元清為什么會對保安事業有如此熱愛之心,在交談中才知道,其實,張元清從小時候起就對軍 人和警察有著特殊的情結。
1981年,張元清初中畢業后,入伍新疆空軍后勤部隊4年,他的工作得到了部隊領導的認可,并提升他為代理排長,任職了3年。退伍那年,部隊領導準備提升他為干部,可是遇到兵役制改革,他不得不離開部隊。 回到地方后,他仍然無法忘懷在部隊的生活,后經人介紹,他進入了武裝 部后勤部,當上了一名廚師。他極力調整心態,適應廚師一職,但因在部隊從事的警容工作,跟廚師一點也掛不上鉤,最終他還是毅然決定結束了4年的廚師生涯。
在外漂泊幾個月后,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有望可以報考警察,他立即 準備了相關資料進行上報,可是數月 等待的結果卻是此次招收的是武警 部隊退役后的軍人,雖然他當時干的是警容工作,可不是武警部隊退役, 使他與警察職業失之交臂。
在經歷幾次的欣喜與失望后,他 還是不放棄內心所追尋的理想職業,后經好友介紹進入了某干部培訓中心當上了一名內保。2001年,收編進入保安服務公司。成為保安服務公司的一員后,他發現保安公司這個大家庭有著部隊隊友的情誼,有著正義的形象,于是在潛移默化中他熱愛上了保安事業。他愿意在保安服務公司的帶領下,為社會治安穩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就這樣,在12年的時間里,他不斷地充實自己,維護著他的那份社會責任感。
進入公司后,因他積極、嚴謹的工作態度,第二年就被提升為保安中隊長,擔任中隊長一職后,他并 沒有因此驕傲,而是更加用心地學習保安業務知識,不斷加強業務素質。作為一名保安員,一直以來他都勤勤懇懇、腳踏實地,始終以一名 合格軍人的標準一絲不茍,對客戶單位的安全負責。每到一個執勤點, 他都會事先熟悉客戶單位區域內情 況,包括門衛制度,出入手續和各類 證件、標志及車輛管理規定,客戶單 位內部分布,各部門聯系方式,人員 情況,各種應急設施設備擺放位置、 設備性能和使用方法。他還要對客戶單位周邊區域的環境狀況進行了解,與客戶單位領導溝通,交換意 見,帶領駐點保安員有條不紊地開 展各項工作。
公司臨時執勤活動多,任務重、范圍廣,但每次張元清帶隊,他的隊伍都不會出現遲到、早退、著裝不整齊的情況。他每次帶隊人員多則30余人,少則10余人,都管理得井井有條,受到客戶單位和公司領導的表揚。
2013年,公司接到臨時執勤任務,夜間守護1000余畝的獼猴桃基地。打頭仗的任務就交給了張元清, 他帶領保安員30余人連續守護5個 夜晚。可惜天公不作美,5個夜晚連下暴雨,伴隨雷電轟鳴。在裸露的田地里,沒有遮擋暴雨的地方,隊員們被大雨淋濕,忍受著饑餓和寒冷的考驗,張元清只有依次巡邏、查看,不斷地給隊員加油打氣。跑完整個區域, 他的體力已嚴重透支,可這就是任 務,他必須圓滿完成。他抖抖身上的雨水,又穿上雨衣騎著摩托車開始巡邏。第二天晚上,他總結經驗,汲取教訓,提前做好防護準備,進入夜間前,讓隊員們加餐,吃飽,穿上厚衣服和雨衣、雨鞋等防護用具,并做好預防措施。雖然遭受了連續5天的暴 雨襲擊,他仍帶著隊伍完成了執勤任務,隊員們都說:“有劉中隊在,我們就像吃了顆定心丸。
作為一名中隊長,他召開中隊會議時常說:“我做得到的,你們就跟著我做。”他下屬6名保安班長,每月召開一次中隊會議。沒有合適的會 議場所,他就邀請班長們到他家里開會。會上,班長們會把工作上遇到的 困難說出來,大家一起討論,合力解決。張元清會下達每月工作任務,交流工作經驗,教班長們如何帶“兵”。說起來是開會,實際上也是幫助各班長解決工作上遇到的實際問題,并交 流工作經驗,相互學習。開完會后,妻子張慧早已把熱騰騰的飯菜上桌, 他們就像一家人一樣其樂融融地一起吃頓飯。每次張元清下達工作任務,班長們都認真完成,不會出現拖 沓現象。
張元清熱愛保安工作,深深影響了兒子劉波,80后的劉波也認為保安工作是一份值得追求的事業,加入到了保安行列中。上陣父子兵。劉波也有著父親的樸實、善良和認真的工 作態度,他以父親為驕傲,在父親的諄諄教誨下,他先后積極協助公司領 導催收拖欠服務費4萬余元,執勤過程中協警截獲客戶單位被盜的價值4萬余元財物。在5. 12大地震中, 劉波在青城后山某執勤點,地震發生后,他不顧個人安危,利用熟悉地形 的優勢,協助景區管理局、轄區派出所成功轉移旅游人員1000余人。當時電話不通,他為不讓家人擔心,在轉移群眾后,徒步翻山回到家。當時,張元清看著兒子疲憊的眼神,感嘆到:“你一定是去救人了,才這么遲回家。”
張元清所負責的天河區中隊, 是公司所有中隊中距離執勤點路程最遠、遍布范圍最廣的,他管轄的全部執勤點往返全程長達30多公里。 然而,他從來沒有因為執勤點遠而 疏于管理,無論是風吹日曬還是打 雷下雨,手頭的工作處理完了,只要 一有時間,他就會騎著摩托車去執 勤點看一看、問一問,當他查點結束 回到家里,常常已經是凌晨時分。他的工作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每 次只要張慧有時間,就會跟隨他一起查看執勤點,為他提一壺熱水,拿 一點干糧,陪伴在黑夜的路上,讓他 多一份安全保證。每月中隊組織訓練,張慧都帶著孫子陪伴,訓練開始 后就帶著孫子去買礦泉水,休息時, 她和孫子挨個給隊員們送水,她總 是說:“他們都很辛苦啊,又要上班還得訓練,站那么久,肯定會口渴的。”在張慧的眼里,張元清的工作 是神圣的,并不會因他的忙碌而抱怨,相反,她非常支持張元清的工作。隊員們都說:“劉嫂很賢惠,她 就是我們的長嫂。”張慧的支持也是 張元清最堅強的后盾,他總是說自己的成績有妻子一大半的功勞。
從業12年,張元清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保安事業,他用忠誠、敬業、奉獻的精神影響著身邊的人,為保安隊伍的發展壯大增磚添瓦,為公司輸送了新鮮血液,注入了新的活力。他沒有華麗的談吐,他所做的只是默默無聞的工作;他沒有突出的事跡,但他讓平凡得到升華,感動著人們。他憑借對保安事業的熱愛,以保安人堅定的信念,十二年如一日,為保安事業獻出了自己的青春,也實現了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