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年9月19日 來源:www.jhdtpf.com 點擊次數:2997 次 返回列表
中基層領導培養職業道德修養要做到以下幾點:
1、永遠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接近群眾,團結群眾,關心群眾和幫助群眾;能夠密切聯系群眾,虛心向群眾學習,能夠與群眾同甘共苦,不能摘特殊化,不歧視群眾,不脫離群眾,不壓制群眾,不打擊群眾或傷害群眾,更不能拉幫結派、分裂群眾;不能沾染官氣及其他庸俗習氣而隊領導自居凌駕于群眾之上、習慣于發號施爭或動輒訓;要平易近人,平等待人,誠懇厚道。
2、要光明正大,不搞陰謀詭計;要實事求是,不要無中生有,造謠生事;要顧全大局,不能意氣用事,不能搞個人主義、本位主義,部門主義和地方主義。要胸懷大度,有氣量、有風格,能容忍和團結與自己存在某種差異的人,尤其是與比自己更有才能的幾一起共事,不要斤斤計較;要嚴于律己,寬隊待人,多挑自己的毛病,多為別人著想,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能夠容納培養、支持和幫助人才,為人寸的發展和才干的發揮創造條件,人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求大同、存小異,互尊互讓。
3、能正確對待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特別是能正確對待自己的缺電、錯誤,能聽得進各種意見,要能真誠地接受大家的監督、批評和指正,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不說不利于團結的話,不做不利于團結的事;要有涵養。
4、聯系實際,深入實際,真正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負責任,守信用、講效率、求實務實、實說實干、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敢于承擔領導責任,不爭功諉過。一切推卸責任、貴人寬己以及爭名奪利、追逐虛榮等均是極不道德的做法。
5、謙虛謹慎、不驕不躁;不固步自封、不自高自大,要尊重他人,確保人與人之間完全平等,要切實認識到自己既非完人更非圣人,不要認為是領導就無所不能,要有自知之明。
6、要隊身作則、身體力行;凡要求別人要做到的,就必須自己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不能以勢壓人,不強人所難,也不能設置雙重標準來有區別、有親疏地待已待人。
7、要用發展的限光看待人,不能把人“一棍子打死”,即使被看待人真有錯誤缺點,也必頑持發展的和良好的愿望來對待,井宴實在在地做出真正可信的努力;要真誠地幫助、關心人,尤其是真誠地直接幫助和關,下屬,使之真正有提高、有發展,并對其取得的進步真心高興、真心鼓勵。
8、防止道德水平低下的人接近自己或者興風作浪,絕不能鼓勵或縱容擅長搞陰謀詭計者,不能跟著“攪揮水”,“敲鑼邊”。
9、要設身處地為大家著想,為他們的利益和前進著想,為他們的現實處境著想,能夠從大局出發,正確看待利益、機會和資源,公平、公正,有利于大局地分配利益、機會和資源。這體現著中基層領導的最高道德境界。
中基層領導在培養生活道德修養上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勤儉節約,艱苦樸素,吃苦耐勞,真誠實在,珍惜生活資源,反對浪費不講排場,不比闊氣,不追求浮華浪漫,不追求生括刺激,不追求高消費,不貪圖享受,不奢侈放縱,不糜爛腐朽。
2、具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需求,謹防不良生活習氣和嗜好;不患得患失,不貪小便宜,不逐小利益,平和恬淡地生活,堂堂正正地做人。
3、具有良好、健康、向上的生活追求和感情世界,擺正生活與事業的關系。
4、仁愛慈和,通情達理,豁達大度,溫良平陪,不爭執。
5、雌深情的愛意和厚重的責任感對待家人和親友;自覺而不求回報地承擔家庭責任,孝敬父母,關愛后代,建立和形成親和溫馨的家庭氣氯。
6、正確對待領導地位和家庭地位,不能把領導架子擺到家庭中,要形成現代家庭所通有的民主關系。
7、熱愛生活,但不沉迷于生活,更不為生活左右,不把生恬關系帶到工作中。
社會公德修養是協調社會公共生活中的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是全體社會成員必須遵循的基本行為規范,直接體現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隊及在這個社會中所有成員的整體道德修養水平。它一般包括:
1、支持公益事業,參加公益活動,提倡人道主義,富有愛心、同情心,尊老愛幼,助人為樂,主持正義;當他人處于矛盾、困難、逆境,甚至災難中時,應解囊相助。
2、講文明,講禮貌。講話和氣,態度和藹,謙遜禮讓,團結友愛;舉止文雅而不矯揉造作,更不攻擊挑釁,尊重他人,平等互動,重禮儀,講信用,守諾言。
3、凡事多商量、多溝通,然后再行動有征得他人同意,不能擅自采取行動迫使別人接受;不能以任何方式將自己的動機、想祛和做法強加給別人。
4、遇到問題要有耐心,不急躁、不粗暴、不刻薄,擺事實,講道理。
5、先考慮社會公眾的正當利益、意愿和需要。
6、愛護環境,講究衛生;在公共場所不吸煙,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廢棄物,不隨便放置物品。不占用公共場地并保持整潔、干凈、優美。
7、愛護公兆財物和公共設施,珍惜并節約使用公共資源。
8、遵守交通規則,維護社會治安,維持公共秩序,按照公共規定進行公共活動。
9、在公共場合不大聲談笑,不追逐打鬧,不圍觀。不起哄,不擾亂公共秩序。
l、正確看待和使用權力,始終保持權力的公共性,公正性和純潔性不能把權力當成私有財產或者達到個人目的、獲得個人滿足的工具,不能玷污了權力的莊嚴,神圣。
2、特別要自覺接受外在的權力監督,避免喪失監督,防止濫用權力;要自我抑制和消除具有危害性的無制約的個人權力欲。
3、科學、合理地使用權力。權力必須用到為人民服務的工作上,用到關心和幫助大家的過程中,用到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上,用到維護組織和國家隊及人民的利益上,不徇私用權。權力要服從于真理,服從于科學、服從于法律,不能凌駕千真理科學和法律之上,必須在真理的指引下、在科學的前提下、在法律的范圍內,適當地行使權力。
4、必須科學地制定權力運行規則并加以法制化必須制定科學的權力運行機制,亦以法律固定之·必須制定最有效的權力監督約束機制,也同樣要將之祛制化。在此基礎上,嚴格按照規則和機制行使權力,果斷防范和制止越權行為及其他權力違規行為。
5、堅決反對和制止特權化、權力私有化,要敢于并能夠取信于領導客體,施行權力運作公開制,提高權力運作的透明度,以便領導客體實行監督和制約,真正把民主落到實處。
6、堅決反對和防止權力崇拜,不能追求權力最大化,堅決防止權力的無形膨脹或擴張。要徹底鏟除權力中的封建遺毒。
7、對于權力這種資源要倍加珍惜,要節約高教地使用不錯過,不濫用,不借以胡作非為在權力面前有高度的自我約束力。
8、要絕對保證權力的人民性,把權力完全置于人民的有效監督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