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年9月19日 來源:www.jhdtpf.com 點擊次數:2712 次 返回列表
突發事件大都具有突發性、隱蔽性和嚴重危害性,作為領導者要勇于承擔責任,在危急關頭力挑大粱。快速處理突發事件是各級領導者必備的崗位素質和管理能力之一。隨著社會的多元化、政治的民主化、經濟的全球化和環境的復雜化,各種突發事件越來越多,越來越難以預料,作為承擔管理之責的領導者,時刻面臨著各種可能性的突發事件的威脅。面對突發事件堅決不能用常規管理科學來“操盤”,而只能借助應急管理手段來處理。
▲得安突發事件演練
對于一個領導者,平時最擔心,工作中最棘手的,恐怕也就是各種突發發事件。因為發生突然,危害嚴重、影響惡劣,且沒有按常規程序進行處理的時間。如果不能迅速果斷地控制局面,使矛盾激化、事態擴大,就會產生嚴重的后果。現實中,大量突發事件帶來的深刻教訓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因此,提高領導者的應急能力,有效化解危機,正確處理各種突發事件是領導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
要提高快速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首先要在思想上、精神上做好充分準備,時刻保持警醒。這要求領導者要有一種居安思危的精神狀態,對自己管轄范圍內的工作中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要有高度警覺。世界上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是有原因、有征兆的,突發事件只是發生和發展的非常迅速,超過了常規,并不是無端生事就釀成巨變。領導者要在把握各種突發事件的脈絡和規律上下工夫,做到未雨綢繆,進行主動、科學地預防和預警,能夠避免時,及時進行預防在無法避免時,也能夠做好應對的準備,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要提高快速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還應該在平時的工作中做好各種應急預案。對各種突發事件,領導者必須制定出具體的、周密的、細致的應急方案,并把這種方案付諸實施,才能算是真正有計劃、有準備。
在突發事件面前需要進行有效的組織和動員,必須注重平時威信的積累。增強下屬對領導者的信任,越是關鍵時刻,越容易檢驗出領導者的威信,越能體現下屬對領導者的信任程度。下屬對領導者的信任,來自領導者在突發事件面前的分析、判斷和處理能力,領導者發出的號令和提出的解決辦法,能夠得到下屬的支持和認可。領導者在日常工作中為下屬辦實事,真正與下屬打成一片,才能在任何時候都能得到下屬的信賴。
有了思想上的常備不懈,各種預案的周密安排,加上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還需要形成一套科學的預防和處理機制。處理突發事件不能隨心所欲,要遵循一定的章法。首先要責任到位,任務落實,誰管什么事,責權統一,功過賞罰分明,堅決避免在關鍵時刻互相推諉,互相扯皮,有利益的部上,有責任的都推。明確規定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什么情況下不該做什么,通過什么途徑如何去做,這樣才能做到有條不紊,緊張有序,不會亂中出錯,不會掛一漏萬,釀成大禍。
在突發事件面前,有幾點領導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摸透情況,面對亂局要當好主心骨。由于事出突然,無法馬上了解事情全貌,更無法很快判明事發原因并掌握關鍵,這時,作為領導者,更應該反應敏捷,冷靜判斷,摸清情況。一方面分散力量,火速組織人員趕赴突發事件現場,立即制止事態發展一另一方面立即將突發事件的情況向上級領導匯報和將信息反映到有關部門,并適時保持事態信息聯系。在對突發事件調查材料進行初步綜合分析后,憑借經驗和科學分析,應及時與下屬溝通,掌握整個事態的真相和發展動態,并果斷做出決策,采取強有力的措施,組織人員到崗到位,力爭有關部門緊密配臺,盡快做出切臺實際的結論和行動。
二、迅速控制,謹慎表態適時公布,穩定為重。事件突發后,執行人一般都表現為情緒激動,極易失控,領導者的任何言行都很容易被他當作衡量事態的標準。因此,作為領導者要在制止事態、安定人心的同時,立即組織人員進行調查。情況明朗以后,領導應選擇恰當時機,向大眾公布真相,以安定民心,消除影響,穩定社會。
三、針對危機設定目標。對于處在危難之中的領導來說,就像射箭首先要有個靶子一樣,選準“靶子”顯得尤為重要。如果把危難比作長長的暗夜,而領導和其下屬則是其中四處奔命的人群,那么,目標則是這黑夜之中的一盞明燈。點燃這盞明燈,則需要領導者的遠見卓識。
四,主動控制局勢,未雨綢繆。柯維說:“任何領導,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應該控制住局勢。唯其如此,他才能將主要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上,才能化險為夷,才能化被動為主動。”群龍無首,臨危受命,此時,如果做領導的不能主動出擊,把握形勢,就會有別人取而代之了。
作為一個成功的領導者,所走過的路都不會太平坦,他的一生中總有很多個“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時”,面對困難,領導者必須具有快速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有效掌握工作相關信息,及時捕捉帶有傾向性,潛在性的問題,制定可行預案,詐爭取把問題解決于萌芽之中。面對突發事件,頭腦清醒,科學分析,敏銳把握事件潛在影響,密切掌握事態發展情況;準確判斷,果斷行動,整合資源,調動各種力量,有序應對突發事件。(張國慶輯)